• 财讯网
  • 主页 > 要闻 > 正文

    天天看点:从白羽鸡产能传导周期!寻找周期变动规律

    2023-01-30 12:18:12  |  来源:九方智投  |  编辑:  |  

    【摘要】

    回顾近十年来白羽肉鸡市场,可以发现白羽鸡价格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。白羽肉鸡市场价格周期的内在驱动因素是养殖周期导致产能的变化。本文将详细梳理白羽鸡产能传导周期,从而推导白羽鸡的周期波动规律。

    (一)白羽肉鸡市场价格周期的内在驱动因素是养殖周期导致产能的变化


    (资料图片)

    从产业链完整周期来看,白羽鸡从祖代鸡苗引种到商品代毛鸡出栏需要15个月的时间,因此白羽肉鸡价格呈现2-3年的长周期性变化特点。产能从父母代种鸡开始具有一定灵活调整的空间。商品代养殖周期较短(6周左右),可通过提前淘汰或换羽父母代种鸡来调节短期内商品代市场的产能,因此白羽鸡肉价格会出现1年左右短周期的变化。

    图:白羽鸡价格波动周期回顾

    数据来源:久谦、华创证券、九方金融研究所,注:口径为天猫+京东

    父母代存栏是观察白羽鸡周期的核心指标。父母代种鸡在产存栏量是反映商品代肉鸡数量的先行指标。商品代白羽鸡生长周期仅为42天,从父母代种鸡在产存栏量传导到商品代肉鸡数量,大约需要2个月的时间。

    本期父母代种鸡在产存栏量=上期在产存栏量+本期后备种鸡转在产数量+本期换羽后新开产的数量-本期正常死淘-本期适龄淘汰种鸡(提前淘汰、正常淘汰、延迟淘汰)

    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加,来源于祖代的生产。通常,祖代鸡在引进后第25周开始生产,第27周(约第7个月)开始进入产蛋高峰期,第66周(约第15个月)结束生产淘汰。当祖代存栏数量减少,则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量将在7个月后开始减少。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减少,来源于后备存栏转在产存栏,通常需要24周的时间。

    父母代在产存栏的增加,主要来源于后备存栏转在产。本期后备转在产的数量,理论上等于25周之前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量。父母代在产存栏的减少,主要取决于父母代种鸡的淘汰。父母代种鸡正常的产蛋周期同样为第25-66周。本期在产存栏的减少量,在不考虑换羽和死淘的情况下,理论上等于66周之前父母代后备存栏的增量。

    商品代毛鸡出栏量是价格的直接决定因素。当前,父母代后备存栏仍处于高位。2022年5月祖代引种量开始下降,意味着父母代后备存栏将于2022年12月-2023年2月开始下降,则在产父母代存栏将于2023年6-8月下降,商品代肉鸡出栏量将于2023年8-10月开始下行。

    (二)2023年行业亏损情况有望自上而下扭转

    2022年行业低迷筑底,除祖代鸡环节外其他环节大部分亏损。上半年,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常态,价格低迷,鸡肉替代作用减弱;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,持续影响消费。下半年,随着猪价高企,鸡价迎来短期修复,但消费端的疲软与年末猪价暴跌再次带来鸡价下跌。

    2023年,产业链中下游盈利修复可期。预计生猪价格探底回升,将带动鸡价回暖。此外,待疫情稳定后,下游餐饮需求将显著修复,品牌鸡肉、鲜鸡肉、调理熟鸡肉需求量将重回旺盛。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商品代鸡苗、毛鸡销售、鸡肉销售行业毛利率有望得到显著修复。

    外部因素则是需求端的驱动,即下游对鸡肉需求的变化,驱动因素包括:

    猪肉价格变化影响鸡肉需求:鸡肉和猪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,当生猪供给缺口大,或猪价较高时,人们会减少猪肉消费,转而增加鸡肉消费。

    其他因素:疫病冲击影响鸡肉需求、下游餐饮景气程度影响、季节性影响。

    考虑到:1)2022年5月起,受海外禽流感疫情爆发、国际航班减少等影响,国内祖代引种量明显减少;2)海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扩散,预计海外引种短期难以恢复;3)当前国内祖代性能下降不支持大面积换羽,预计白羽肉鸡产能去化有望提速。白羽鸡产业链上,拥有白羽鸡自主种源的圣农发展,父母代鸡苗企业益生股份,商品代鸡苗企业民和股份,下游鸡肉产品销售企业仙坛股份。

    参考资料:

    20230115-申港证券-白羽鸡上行周期临近,白羽鸡产能传导梳理

   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,由投资顾问撰写。投资顾问:吴清淳(登记编号:A0740622030004)(投顾证号)

    关键词: 市场价格 先行指标 产品销售

    上一篇:    下一篇: